close

自製小玩具 創造大樂趣

DIY玩具
人類的五大感官知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在嬰幼兒時期便開始發展,剛出生的寶寶喜歡聆聽媽咪的聲音和愉悅的音樂,當寶寶越來越大,會開始對多元的色彩、不同的聲音產生興趣,變得喜歡舔舐、啃咬、觸摸物品,透過自身的五大感官來認識世界。大多研究顯示,此時期在感覺發展給予充分的刺激,適當的使用玩具,對於日後的成長與學習將很有幫助。然而根據消保會的玩具抽查結果,市售玩具中,有部分成品使用過量的化學成分,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因此媽咪不妨利用家中的常見物品,親手為寶寶訂做既安全又可刺激感官的小玩具!

小玩具1:手搖鈴
手搖鈴

適合年齡:4~6個月

材料工具:
保鮮膜或餐巾紙卷軸、小銅鈴數個、顏色鮮豔的大吸管、瓦楞紙板、色彩鮮豔的不織布、白色封箱膠帶、剪刀、白膠、膠帶。

做法:
步驟1:將保鮮膜卷軸裁切為5cm高的空心圓柱,吸管修剪至8cm,不織布剪裁為條狀。
步驟2:切割3份同卷軸口徑的瓦楞紙板,其一使用膠帶,覆蓋於卷軸一側,當為搖鈴的頂部。
步驟3:製作搖鈴底部:使用尖銳物於另一紙板中心鑽出吸管的寬度,使吸管穿越紙板。將朝向頂部的吸管留下1cm,使用剪刀均分4~5等分,貼上膠帶使剪開的吸管與紙板固定。使用白膠黏貼最後一份紙板,讓剪開的吸管如夾心般的固定於2片瓦楞紙板之中。
步驟4:裝入小銅鈴數個,使用膠帶封上已固定好吸管的底部。
步驟5:用白色封箱膠帶包裝搖鈴整體(包含頂部與底部)。
步驟6:使用白膠黏貼不織布。
完成:動一動,帶有鈴聲且富有強列對比色彩的手搖鈴,便會引起寶寶的注意。

製作小叮嚀:
選用質地厚一點的卷軸,以增加搖鈴的耐用度。
不織布不易起毛邊,是最容易處理的布料。
使用白膠在封箱膠帶上黏貼不織布,牢固且穩定,不宜省略此步驟喔~
建議使用紅、黃、藍、綠等顏色的不織布來裝飾,此時期,粉色系無法刺激寶寶的視覺。

刺激寶寶哪些感官?
視覺:色彩鮮豔,刺激視覺。
聽覺:搖動的鈴聲,吸引寶寶的興趣。
肢體:練習抓握與鍛鍊寶寶的手臂肌肉。
因果關係:寶寶一動手搖鈴,就會有聲音回應。

什麼是因果關係的玩具?
萬芳醫院復健部張慧敏職能治療師表示,當寶寶做出一個動作,例如:抓、搖、推、壓、踢...,玩具就會回覆一個反應,讓寶寶了解付出與回覆的因果關係,並藉此了解自己身體與外界事物的關聯。常見的有手搖鈴、一推就滾動的球、一捏就發出聲音的球、可拍打的小鼓等。據研究顯示,具有因果關係的玩具,可以訓練寶寶的思考能力。


小玩具2:紙盒積木 
小積木

適合年齡:7 ~9個月

材料工具:
菜瓜布、包裝泡棉、塑膠袋、六角網、防滑墊、包裝紙、廢棄毛巾或舊衣物、多色不織布、剪刀、白膠、雙面膠。

做法:
步驟1:在廢棄紙盒上畫出5cm的正方體紙型,裁剪後以白膠加以黏貼固定。
步驟2:將收集到的不同材質,分別剪裁為5cm平方大小。
步驟3:使用白膠(有些材質適合以雙面膠黏貼)黏貼各種素材。
完成:不同的材質或色彩都可為寶寶帶來刺激。因寶寶喜歡咬舔,媽咪要旁陪伴喔!

製作小叮嚀:
可利用帶有卡通圖案的廢棄毛巾或沾有污漬的舊衣物來製作。
一個紙盒設定一種主題,如:A紙盒的主題為「顏色」,就無須加入不同的材質;B紙盒的主題為「各種素材」,就不必過度強調鮮豔的色彩。媽咪也可直接利用現有的保養品、化妝品紙盒。

刺激寶寶哪些感官?
視覺:多色的不織布及舊衣物的圖示,可以協助寶寶認識更多的顏色。
觸覺:媽咪可握著寶寶的手,帶領寶寶逐一體驗各個素材不同的觸感。
肢體:訓練寶寶的堆疊能力;育達商業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台北縣托兒所評鑑委員楊素蓮補充,當積木跌落時,有點遠又不太遠的距離,可以鼓勵寶寶撿取,也有助於誘發寶寶爬行(表面平滑的球類,容易因為滾的太遠,導致寶寶產生撿不到的挫敗感)。
因果關係:當積木跌落時,會滾動到其他地方。 

 

小玩具3:彈跳罐

彈跳罐

適合年齡:10~12個月

材料工具:
空咖啡罐(或食品罐頭)、多色細鬆緊帶(寬約0.3cm)、白色封箱膠帶、銅製鈴鐺數個、各種豆類或白米、多色不織布、有色卡紙或壁報紙、瓦楞紙板、開罐器、剪刀、白膠、膠帶。

做法:
步驟1:利用開罐器,切割咖啡罐的上層鋁片,放入銅製鈴鐺、豆類或白米等。
步驟2:切割同咖啡罐口徑的瓦楞紙板,使用尖銳物於紙板中心鑽出0.3cm的小洞,將細鬆緊帶穿越瓦楞紙,並於內側(面向罐底側)打3~4個死結,外側貼上膠帶與罐身固定,再使用有色卡紙或壁報紙加以裝飾美化(罐身底層的凹陷處,使用同樣方式處理,但無須穿洞)。
步驟3:用白色封箱膠帶包裝罐身。
步驟4:參考寶寶現有繪本或拼圖,利用不織布製作認知圖示或文字符號,並使用白膠黏貼固定。
完成:將細鬆緊帶纏綁於寶寶遊戲處,垂吊高度約於寶寶伸手可及處,鼓勵寶寶站立;當寶寶學會行走後,也可讓寶寶邊走邊拉,邊發出聲響。

 

製作小叮嚀:
楊素蓮助理教授建議,盡量使鐵、鋁或竹製等天然素材的罐身,並搭配銅製的鈴鐺或天然豆類,如此產生的聲響,清脆自然;若使用塑膠等材質,音質扁悶不悅耳。培養寶寶優質的音質辨識,媽咪不妨從此處開始建立~。日後若欲更換圖案,媽咪可直接撕下罐身上的封箱膠帶,重新製作。

刺激寶寶哪些感官?
視覺:罐身上豐富的彩色圖示,能刺激寶寶對色彩的反應。
聽覺:罐內放置不同數量與素材,因而發出不同聲響,以培養寶寶的音質辨識度。
肢體:誘發寶寶想要往上抓握或站立的欲望。
手眼協調:寶寶拉動或滾動罐子時,能訓練他手眼協調的能力。
認知概念:媽咪可以邊指邊唸罐身上的文字、數字與圖案,幫助寶寶發展認知概念。
因果關係:寶寶一抓一放,罐子因搖晃產生聲響。

採訪諮詢:
萬芳醫院復健部張慧敏職能治療師

設計諮詢: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兼任助理教授暨台北縣托兒所評鑑委員楊素蓮 

原文與照片刊登於媽媽寶寶雜誌NO.275
照片版權屬媽媽寶寶雜誌所有

1477087161  

本文引用自http://blog.roodo.com/icka3234/archives/1331552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戀兒媽咪 的頭像
    戀兒媽咪

    戀兒媽咪の部落格

    戀兒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