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中】懷孕後期恥骨疼痛有解
作者:伍偉婷
出處:媽媽寶寶雜誌
備註:採訪諮詢/新光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蕭國明
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挺著大肚子,身體的痠痛也漸漸浮現。其中,恥骨部位的疼痛更常在後期爆發,這個部位的疼痛讓許多媽咪感到難以啟齒,但這的確是受荷爾蒙作用影響,一些簡單的方式就能緩解疼痛,產後也會漸漸復原,孕媽咪不要太過擔心了!
Amy懷孕已進入33週,大大的肚子讓他容易感到疲倦,此外,下腹部,也就是恥骨的部位更出現一種微痠、脹脹或是肌肉拉扯的感覺,這種感覺以前從未有過,也擔心是不是醫師內診時太粗魯弄傷了產道,不過再隔一週,就變成明顯的疼痛感,痛到無法下床,稍微移到就痛到不行,這也讓他忍無可忍,向醫師詢問原因,醫師告訴她,這是每位孕婦到懷孕後期都容易遇見的情況,這是因為「恥骨聯合分離了!」
懷孕後,肚子日益擴大,為了讓身體適應胎兒的存在以及準備未來的生產機制,體內也會出現許多變化,像是鬆弛激素和黃體素的增加,就是讓骨盆漸漸鬆弛,除了能裝下胎兒之外,日後懷孕機制啟動時,也才能讓胎兒順利過產道。而這兩種荷爾蒙卻也成了懷孕後期恥骨疼痛的主要因素。
骨盆鬆弛為恥骨疼痛主因
懷孕後體內的鬆弛素和黃體素這兩種荷爾蒙,會促使韌帶鬆弛,增加骨盆的伸縮性,以容納胎兒生長的空間,但有時過多的荷爾蒙,使韌帶鬆弛過分嚴重,會讓準媽咪感受到韌帶拉扯,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蕭國明表示,骨盆由身體兩側向中間包覆,中央連接的地方便由韌帶連接,當鬆弛素和黃體素發揮作用時,整個骨盆和韌帶都會變得較為鬆弛,但若過分鬆弛,便容易使韌帶像橡皮筋被拉緊般的緊繃,孕婦就會感到疼痛。
此外,若是懷孕前骨盆曾經受到大力撞擊或有舊傷,在懷孕期間,也會因為胎兒的壓迫而感到恥骨部位疼痛。恥骨疼痛的主要徵狀就是恥骨部位會疼痛,但也可能延伸到骨盆兩側,也就是大腿與屁股連接的髖關節,會造成髖關節無法外展,因此,任何需要抬腿或張腿的動作都會感到特別疼痛。
恥骨聯合分離
一般兩片恥骨之間的距離是2~3mm,但到了懷孕期間,受到荷爾蒙作用的影響,會增加4~5mm,因此,若是兩片恥骨之間的距離在9mm以下都還屬正常範圍,若是超過9mm,孕婦往往就會出現相當嚴重的疼痛感,甚至不能坐或走,當恥骨分離超過9mm就可稱為「恥骨聯合分離」,在醫學上,雖屬病理性的分離,但到了產後,也會因為荷爾蒙的消退而自行復原。
在懷孕期間,當恥骨疼痛到了孕婦無法忍受且影響到生活的地步時,就會用止痛藥來控制,會在保護孕婦和胎兒的安全下開立止痛藥劑;而若是孕婦還可忍受的疼痛,醫師多半會建議經由姿勢改變來緩解。
患有嚴重恥骨聯合分離應先知會醫師
有時嚴重的恥骨聯合分離會影響生產過程的進展。蕭國明醫師表示,自然生產時需要兩腿張開,但是嚴重恥骨聯合分離的產婦可能就無法忍受此動作所帶來的疼痛,更無法將胎兒藉由自然產分娩出,因此,產婦若有恥骨聯合分離的情況,一定要事先知會醫師,讓醫師視情況決定是否要改為剖腹產,也可讓醫護人員在協助生產時,不致過分粗魯硬將雙腿外張而造成骨盆移位。
恥骨疼痛緩解法
就像牙齒痛一般,「恥骨疼痛不是病,痛起來卻要人命」,這個產後即會自行復原的小毛病也可以透過多種方式減緩,不論是藉由自然的姿勢控制或是較侵入式的療法,都有其功效,孕媽咪可視個人需求選擇。
- 改變姿勢:盡量不要跨大步走路,避免拉扯恥骨部位。在床上移動雙腳和臀部時,也應該用平行的行動,兩雙腿一起平移,而非一腳先往右跨,另一腳再跟上,如此容易引發恥骨痛。盡量避免跨坐,不要再增加恥骨的壓力。避免一切需要拉開骨盆的動作。
- 冰敷:當疼痛相當嚴重時,也可以用冰敷稍微除去疼痛感,隔著毛巾冰敷約5~10分鐘,一般就能減緩疼痛感。
- 針灸:中醫療法中的針灸,也可以經由某些穴位來減緩疼痛感。
- 游泳:游泳同樣也是利用水中的浮力,讓身體達到放鬆的感覺
- 電療:電療法主要是透過麻醉神經來減緩疼痛感,屬於治標不治本的方式。
- 水療:嚴重的恥骨疼痛可藉由復健科進行水床治療法,利用水中的浮力,使關節柔軟放鬆。
恥骨疼痛Q&A
1. 恥骨聯合分離者,因為骨盆擴張較大,是否就較好生?
蕭國明醫師表示,好不好生不能以骨盆的大小就下判斷,還得看胎兒的大小、產婦的身型以及骨盆形狀等,因此,並不是恥骨痛得厲害,表示分離嚴重,生產就會較好生。
2.使用托腹帶可以減輕恥骨分離帶來的疼痛嗎?
托腹帶的功用原本是用來固定胎位、支托腹部,並且預防腰痠背痛等,起初設計不是專爲減輕恥骨分離所帶來的疼痛,可能效果有限。但就原理來看,托腹有束縛及支撐力,的確可以減少骨盆的拉扯,以及減去恥骨兼韌帶的緊張程度,用托腹帶或許可獲得效果,但並非絕對有效。
3.恥骨痛真的只能忍耐嗎?
由於恥骨痛是懷孕帶來的附加產物,是因荷爾蒙變化所引起,只要不是疼痛到影響生活,也只能請孕媽咪多忍耐,若是真的受不了,可以詢問醫師,請醫師開立安全的止痛藥,或是嘗試各種療法,不過一切都是以保護孕婦及胎兒健康為主。
原文刊載於2008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本文引用自
留言列表